-
2011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真题.pdf
大小:0.81M| 格式:pdf
【单选题】 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个齿轮开始啮合的部位是最危险的部位。不管啮合齿轮处于何种位置都应装设安全防护装置。下列关于齿轮安全防护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有半封闭的防护装置
B.齿轮防护罩的材料可利用有金属骨架的铁丝网制作
C.齿轮防护罩应能方便地打开和关闭
D.在齿轮防护罩开启的情况下不能启动机器
【答案】A
【解析】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的材料可用钢板或铸造箱体,必须坚固牢靠,保证在机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振动。要求防护罩能方便地打开和关闭。齿轮传动机构没有防护罩不得使用。
【单选题】 实现机械本质安全有多种方法。例如:①减少或消除操作人员接触机器危险部位的次数;②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③消除产生危险状态的原因;④使人员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按照机械本质安全的原则,上面四种方法优先顺序是( )。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答案】A
【解析】实现机械本质安全的方法包括:①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②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③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或提供安全装置,使得接近这些部位不会导致伤害);④提供保护装置或者个人防护装备。上述措施是依次序给出的,也可以结合起来应用。
【单选题】 机床常见事故与机床的危险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下列事故中,不属于机床常见事故的是( )。
A.工人违规戴手套操作时旋转部件绞伤手指
B.零部件装卡不牢导致飞出击伤他人
C.机床漏电导致操作工人触电
D.工人检修机床时被工具绊倒摔伤
【答案】D
【解析】机床常见事故包括:①设备接地不良、漏电,照明没采用安全电压,发生触电事故;②旋转部位楔子、销子突出,没加防护罩,易绞缠人体;③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操作者未戴护目镜,发生刺割事故及崩伤眼球;④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无防弯装置或托架,导致长料甩击伤人;⑤零部件装卡不牢,可飞出击伤人体;⑥防护保险装置、防护栏、保护盖不全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绞伤、碾伤;⑦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合规定,发生砂轮碎片伤人事故;⑧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易发生绞手事故。
【单选题】 为了防止机床事故应对机床易损件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易损件的缺陷。检测人员应了解各零部件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检测时心中有数。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滚动轴承常出现的问题是( )。
A.磨损
B.化学腐蚀
C.滚珠砸碎
D.油压降低
【答案】D
【解析】滚动轴承的损伤现象有滚珠砸碎、断裂、压坏、磨损、化学腐蚀、电腐蚀、润滑油结污、烧结、生锈、保持架损坏、裂纹等。
【单选题】 冲压作业中,冲头往复高速运动。由于人的动作偏差、控制开关失灵以及模具缺陷可能导致发生冲手事故。为此,需要在冲床上安装不同类型的防护装置。下列防护装置中,不属于机械式防护装置的是( )式装置。
A.按钮联锁
B.摆杆护手
C.拉手安全
D.推手保护
【答案】A
【解析】机械式防护装置主要有3种类型:①推手式保护装置;②摆杆护手装置(又称拔手保护装置);③拉手安全装置。
【单选题】 金属铸造是将熔融的金属注入、压入或吸入铸模的空腔中使之成型的加工方法。铸造作业中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不属于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A.机械伤害
B.高处坠落
C.噪声与振动
D.氢气爆炸
【答案】D
【解析】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包括:火灾及爆炸、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尘毒危害、噪声振动、高温和热辐射。
【单选题】 锻造分为热锻、温锻、冷锻。热锻是使被加工的金属材料处在红热状态,通过锻造设备对金属施加的冲击力或静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以获得预想尺寸和组织结构的加工方法。热锻加工中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不属于热锻作业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A.尘毒危害
B.烫伤
C.机械伤害
D.急性中毒
【答案】D
【解析】在锻造生产中易发生的伤害事故,按其原因分包括:①机械伤害;②火灾爆炸;③灼烫。热锻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包括:①噪声和振动;②尘毒危害;③热辐射。
【单选题】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 3869—1997)将作业时间和单项动作能量消耗统一协调考虑,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真实的劳动强度。该标准将体力劳动强度分为( )级。
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B
【解析】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我国的体力劳动强度按大小分为4级。国外的体力劳动强度分为5级。
【单选题】 故障诊断是通过诊断装置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再对信息进行识别,以监视和预测设备运行状态的技术方法。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的正确实施顺序是( )。
A.信号检测—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诊断决策
B.信号检测—状态识别—信号处理—诊断决策
C.状态识别—信号检测—信号处理—诊断决策
D.信号检测—状态识别—诊断决策—信号处理
【答案】A
【解析】诊断实施过程是故障诊断的中心工作,它可以细分为4个基本步骤:①信号检测;②特征提取(又称信号处理);③状态识别;④诊断决策。
【单选题】 产品的维修性设计是设计人员从维修的角度考虑,当运行中的产品发生故障时,能够在早期容易、准确地发现故障,并且易于拆卸、检修和安装。在进行维修性设计中不需要重点考虑的是( )。
A.产品整体运输的快速性
B.可达性
C.零部件的标准化及互换性
D.检修人员的安全性
【答案】A
【解析】产品的维修性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大致包括:①可达性;②零组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③维修人员的安全。
【单选题】 生产作业环境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热辐射、风速等都属于微气候环境的条件参数。就温度而言,在无强迫热对流、员工穿薄衣服、员工未经过热环境习惯的条件下,感觉舒适的空气温度是( )℃。
A.31±3
B.26±3
C.21±3
D.16±3
【答案】C
【解析】舒适温度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舒适的温度或指人体生理上的适宜温度。生理学上对舒适温度规定为,人坐着休息、穿薄衣、无强迫热对流,在通常地球引力和海平面的气压条件下,未经热习服的人所感到的舒适温度。按照这一规定,舒适温度应为(21±3)℃。
【单选题】 雷击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并产生严重后果,对人的生命、财产构成很大威胁。下列各种危险危害中,不属于雷击危险危害的是( )。
A.引起变压器严重过负载
B.烧毁电力线路
C.引起火灾和爆炸
D.使人遭受致死电击
【答案】A
【解析】雷电能量释放所形成的破坏力可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①火灾和爆炸;②触电;③设备和设施毁坏;④大规模停电。
【单选题】 电磁辐射是以波的形式传送电磁能量,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大致为10mm~3000m。辐射电磁波的频率一般在( )kHz以上。
A.1
B.10
C.100
D.500
【答案】C
【解析】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宇宙空间和地球上。辐射电磁波指频率在100kHz以上的电磁波。
【单选题】 油浸纸绝缘电缆是火灾危险性比较大的电气装置。电缆起火的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下列电缆线路起火的原因中,属于外部原因的是( )。
A.电缆终端头密封不良,受潮后发生击穿短路
B.电缆终端头端子连接松动,打火放电
C.破土动工时破坏电缆并使其短路
D.电缆严重过载,发热量剧增,引燃表面积尘
【答案】C
【解析】电缆火灾的常见起因包括:①电缆绝缘损坏;②电缆头故障使绝缘物自燃;③电缆接头存在隐患;④堆积在电缆上的粉尘起火;⑤可燃气体从电缆沟窜入变、配电室;⑥电缆起火形成蔓延。本题中,电缆起火的外部原因是破土动工时破坏电缆并使其短路。ABD三项属于电缆起火的内部原因。
【单选题】 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必须定期试验。下列几种仪表中,可用于测量绝缘电阻的仪表是( )。图1
A.接地电阻测量仪
B.模拟式万用表
C.兆欧表
D.数字式万用表
【答案】C
【解析】绝缘材料的电阻通常用兆欧表(摇表)测量。兆欧表测量时实际上是给被测物加上直流电压,测量其通过的泄漏电流,在表的盘面上读到的是经过换算的绝缘电阻值。
【单选题】 保护接零的安全原理是当电气设备漏电时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元件迅速动作,切断漏电设备的电源。因此,保护零线必须有足够的截面。当相线截面为10mm2时,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应小于( )mm2。
A.2.5
B.4
C.6
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