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考>研究生考试 > 考研公共课-政治 > 专题训练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一)
考研公共课-政治 - 相关题库
问答题 编号:677808
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雷锋是一个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说过.“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这是雷锋对共产主义忠诚信仰的鲜明表达。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雷锋精神的精髓。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引领下,雷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
材料2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地生根?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这些疑问,将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置于对峙中,直到今天仍能得到不少人的认同。
雷锋精神过时了吗?市场经济还需要学雷锋吗?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和困惑,源自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片面理解。市场经济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正因如此,很多人对市场经济的印象,还停留在圈地运动“羊吃人”的阶段,认为“利益挂帅”的市场经济毫无道德可言,与“道德为先”的雷锋精神更是格格不入。而伴随着市场化进程所出现的诸多极端自私、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更加深了人们的忧虑。
事实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利益驱动型和竞争型的经济体制,有其基于人道主义的伦理道德基础。它不仅肯定人在人格、个性、尊严和机会等方面的平等,充分彰显个体价值,同时并非简单地认同人们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而是鼓励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假如没有这些,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市场经济国家同样有文明、合理、有序的社会规范,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民拥有较高的文明素养。的确,市场经济可能产生过度趋利、极端拜物、恶意竞争等弊端。正因如此,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亚当·斯密在撰写《国富论》的同时,还倾注更大心力写过一部《道德情操论》。在他的心目中,后者比前者“更基本”也更重要,因为“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克服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消极因素,倡导艰苦创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呼唤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努力建设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也正因如此,雷锋精神非但没有过时,“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的价值追求,恰恰是填补监管空白、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和品质的精神力量。它令市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倾听道德良知的深沉呼唤;它引领人们在物质浪潮的冲刷中坚守价值理念、彰显道德追求,是市场经济时代最有营养的“心灵鸡汤”。
材料3
从舍身拦惊马救群众的解放军战士刘英俊,到长期扶助孤老、救危济困的“八十年代新雷锋”朱伯儒,从坚守“爱心之路”的深圳义工丛飞,到把雷锋道路作为人生选择的“当代雷锋”郭明义,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行进中,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本色,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心灵旗帜。
请回答:
(1)材料1体现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是什么?
(2)如何理解雷锋精神是市场经济时代最有营养的“心灵鸡汤”?
(3)新时期如何继续学习雷锋精神?

登录后查看答案及解析

考研公共课-政治 - 相关课程

选择购买的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