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构投资者对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公司进⾏调研时,发现A公司如下信息:
(1)甲为A公司的实际控制⼈,通过B公司持有A公司34%的股份。甲担任A公司的董事⻓,法定代表⼈。2009年8⽉7⽇,经董事会决议(甲回避表决),A公司为B公司向C银⾏借款4000万元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并发布公告予以披露,2010年3⽉1⽇,C银⾏通知A公司,B公司的借款到期未还,要求A公司承担保证责任。A公司为此向C银⾏⽀付了4000万元借款本息。
(2)⼄在2009年12⽉⾄2010年2⽉底期间连续买⼊A公司股票,持有A公司股份总额达到3%。A公司为B公司承担保证责任后,⼄于2010年3⽉5⽇直接向⼈⺠法院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要求甲赔偿A公司因承担保证责任造成的损失,甲则辩称:⼄在起诉前未向公司监事会提出书⾯请求,故请求⼈⺠法院驳回⼄的起诉。
(3)2010年3⽉10⽇,A公司公告拟于4⽉1⽇召开年度股东⼤会。董事会推荐了3名独⽴董事候选⼈,其中,候选⼈丙为B公司财务主管,候选⼈丁持有A公司1%的股份。
(4)2010年3⽉24⽇,⼄向A公司董事会书⾯提出年度股东⼤会临时提案,要求罢免甲的董事职务。
A公司董事会当即拒绝将该临时提案列为年度股东⼤会审议事项。3⽉25⽇,⼄联合持有A公司8%股份的股东张某,共同公告拟于4⽉1⽇在同⼀地点召开A公司临时股东⼤会。4⽉1⽇,A公司的两个“股东⼤会”在同⼀酒店同时召开。出席“年度股东⼤会”的股东所持A公司股份总额为35%;出席“临时股东⼤会”的股东所持A公司股份总额为40%。后者通过了对甲的董事罢免案,并选举⼄为A公司董事。
(5)2010年4⽉21⽇,B公司与⼄达成股权转让协议。4⽉23⽇,A公司、B公司和⼄联合公布了该协议内容:B公司将所持A公司27%的股份转让给⼄,转让后B公司所持有A公司7%的股份;同时,⼄向A公司全体股东发出要约,拟另⾏收购A公司已发⾏股份的4%。随后,甲辞职,⼄被股东⼤会选举为董事。
(6)2010年6⽉3⽇,A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决定购买⼄控制的C公司100%的股权,该交易⾦额达到A公司资产总额的25%。12⽉6⽇,A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决定购买⼄所持D公司的全部股权,该交易⾦额达到A公司资产总额的20%。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