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考>事业单位招聘 > 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
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 - 相关题库
共享题干题 编号:5379094

我国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类型。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旱涝保收,最具含金量,只要干好工作就能衣食无中,忧”;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则需要想尽办法去创收,员工感觉压力山大。此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全额、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之间的工资分配水平差异也比较大,业内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执行相关工资制度改革办法。

这一局面于20147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执行起发生改变。《条例》第7章第33条规定: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向《中国经济周刊》解释,正常的增长机制就是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可比人员的工资水平及其变动以及物价的变动等情况来安排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人的增长,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够共享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使他们的收人与其所提供的公益性服务、绩效的好差挂钩,得到其应得的劳动报酬。

1.关于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 B.我国事业单位收人分配改革始于2006年
  • C.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很可能成为下次改革的重要内容
  • D.工资增长机制出台后,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整将不再简单由政府决定,而是要参照市场可比人员工资水平及其变动来决定

登录后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购买的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