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民余慧像往常一样带着3岁的儿子来到位于朝阳区新奥购物中心的“艺术才谜”奥体店上平教课,却发现大门紧闭,她拔打一位老师电话,老师说自己也刚被通知“停薪留职,不再授课”。“我们都交了上万元学费,这培训班怎么说关就关呢?”不久前刚在此机构预付过112课时共1.8万多元学费的余慧很气愤。
“前两天工作人员说最近搞活动,多报课时会有折扣,我就又为孩子续交了1.6万多元的课时费,没想到会这样。”另一位家长赖茵慧后悔不已。
“艺术才谜”先后在北京发展了6家分店。北京睿智丰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国运营中心。目前这6家分店已全部关门停课。
对于为何突然关停,北京睿智丰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闰明福说:“当初觉得做早教前景好,就接了这家公司,不久前才知道企业已严重亏损,长期负债经营,而之前负责出资和经营的韩国合伙人又找不到人了,公司实在没法继续经营,只好停业。”据他初步估算,目前因机构停课受损的家长近400人,需要赔付的各类费用300多万元。
为讨回学费,这些天心急如焚的家长们辗转公安、教育和工商等多部门反映投诉,得到的回复均是“不属于管辖范围,建议去法院”。被家长们寄予厚望的朝阳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对家长回应,由于此机构有实体店铺与课程,只是经营不善,不能认定为诈骗,无法立案,建议以民事诉讼方式进行维权。
朝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教委对家长的遭遇很同情,但“确实是管不了”。她解释,类似这样的培训机构都是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是经营类的公司性质,不归属教育部门管理和指导。
成立教育培训机构需到教育行政部门申请注册登记并需要符合多项条件。北京一家培训机构经营者孙先生透露,由于教育部门注册门槛高,业内惯常做法是以咨询、文化或科技等公司名义向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获得工商营业执照。
有记者搜索发现,仅去年全国就有多家早教机构被曝光“无征兆关门”。北京律师李响说,遭遇这种情形的消费者,明明被侵权并握有“确凿”证据却很难维权,且预付款大多数难以讨回。
面对日益庞大的早教市场和群众日趋强烈的需求,相关专家建议,我国应加大重视、研究早期教育,尽快建立起完善的行业监督管理机制,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