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经济>审计师 > 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 - 相关题库
问答题 编号:3106634
1.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迟缓,当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效益下降,究其原因,同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和干预不当、妨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有很大关系。例如,政府定价或管制的价格仍然较多,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等重要商品价格形成的行政性管制特征明显,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多元化程度偏低,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不统一,户籍制度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多种要素价格不能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变化。与此同时,财税体制不够合理,党政干部政绩考核过于看重GDP增长率,助长地方追求速度型经济增长,以及上项目、铺摊子的投资冲动,加剧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政府以不当方式直接干预资源配置,如以低地价供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招商引资等,也扭曲要素价格、干扰市场机制作用,误导资源配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各个领域包括贸易投资规则的竞争更趋激烈。主要发达国家正在推动新一轮贸易投资自由化谈判,涵盖环境保护.竞争中立、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劳工标准等所谓“21世纪新议题”,具有领域广、标准高、影响大等特点。正在开展的中美投资协定谈判,焦点问题是要求我国改变现行的外商投资逐案审批制和产业指导目录方式,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方式。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到目前为止,政府和市场改革哪些领域有进步,存在哪些不足?

登录后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购买的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