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 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 相关题库
问答题 编号:2399001
1.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
  出版物是某种精神文化的成果,而所有的精神文化成果都可以成为出版物,它必须具备三个要素:(1)具有经过编辑加工的以文字或符号方式呈现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阅读.欣赏;(2)具有承载这些精神文化内容的纸质载体;(3)先印刷一定量的复本,从而可以向公众传播。
  按部门规章《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总共有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六大类出版物。
出版物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特殊性。出版物有思想.知识或艺术等精神文化内容,这是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由编辑完成的。消费者购买出版物主要是为了满足其精神生活的需要,但有时候也可以满足其物质生活的需求,比如一本精装食谱可当作礼品书赠送给好友。出版物的精神生产过程一旦完成,它就具有了使用价值。出版物又是物质产品,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得到体现。
  出版物的生产包括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阶段,内容的生产与形式的生产完全分离,是出版物生产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生产的特殊现象。
  第二,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关系上的特殊性。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既可能一致也可能背离,这是出版物最重要的特殊性。出版物的使用价值既可能产生正面社会效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社会效用。一本荒诞淫秽的图书并不具有使用价值。一本出版物一旦实现消售,也就实现了使用价值。第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上的特殊性。出版物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既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甚至对立。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出版物一定能够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能赚取利润的劣质出版物却不能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益。因此,出版单位要多出好作品,少出平庸作品和坏作品。
  公益性出版事业就是要追求公众效益的最大化,不搞产业化。经营性出版产业则要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一个有可能产生巨大正面社会效益的选题,如果并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带来亏损,那么就不应该列入选题计划。
  总之,只有了解和把握出版物的特殊性,才能认识出版工作变化发展的特殊原因和内在规律。

登录后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购买的题库